科学家如何理解大众?

互联网  /  houtizong 发布于 3年前   75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从2008年开始,组织了四次非正式的研讨会,邀请科学界的专家和公众的代表交流探讨科学家的义务和在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改进科学和公众之间交流。四次研讨会的主题分别是:互联网、核废料、基因学和替代能源。研讨会确定了4个影响科学和公众之间对话的共识(PDF):差异性,公众和科学家是完全不同的群体;信任,科学界必须建立和维护公众的信任;教育,大众需要科学教育,科学界也需要了解公众的态度和观点;交流,需要改进对话。最近《科学》杂志也发布社论讨论科学家与公众的关系,博士生孙尉翔则在他的个人博客上谈论了中国科学家和公众的关系,他写道,“西方的科学家身份认同的出路在于强调科学对于当前人类迫切问题解决的重要性。我认为,我国科学家身份认同的出路也在于强调科学对当前我国迫切问题解决的重要性,但是难度更大。现在,对于我国迫切问题,大众的眼光并不是投向科学,而是投向道德,原因就是我国是人情大国,不是天理大国。西方文明作为游牧文明,重天理轻人伦,容易接受科学对伦理道德的修理;我国文明作为河谷文明,重人伦轻天理,反倒喜欢拿伦理道德去修理科学,科学家的身份认同就更加成问题了。科学在这样的国度是不会有春天的。”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留言需要登陆哦

技术博客集 - 网站简介:
前后端技术:
后端基于Hyperf2.1框架开发,前端使用Bootstrap可视化布局系统生成

网站主要作用:
1.编程技术分享及讨论交流,内置聊天系统;
2.测试交流框架问题,比如:Hyperf、Laravel、TP、beego;
3.本站数据是基于大数据采集等爬虫技术为基础助力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发邮件到站长邮箱,站长会尽快处理;
4.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订阅博客周刊 去订阅

文章归档

文章标签

友情链接

Auther ·HouTiZong
侯体宗的博客
© 2020 zongscan.com
版权所有ICP证 : 粤ICP备20027696号
PHP交流群 也可以扫右边的二维码
侯体宗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