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cache(08)——可阻塞的Cache——BlockingCache
编程技术  /  houtizong 发布于 3年前   129
可阻塞的Cache—BlockingCache
在上一节我们提到了显示使用Ehcache锁的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隐式的来使用Ehcache的锁,那就是通过BlockingCache。BlockingCache是Ehcache的一个封装类,可以让我们对Ehcache进行并发操作。其内部的锁机制是使用的net.sf.ehcache.concurrent.ReadWriteLockSync,与显示锁调用是一样的实现,而ReadWriteLockSync内部使用的是Java的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adWriteLock。
BlockingCache拥有两个构造函数,它们都接收一个Ehcache对象,其中一个还接收一个指定并发数量的参数numberOfStripes,另一个没有numberOfStripes参数,但其将使用默认值,默认值为2048。numberOfStripes的值必须大于0,且为2的指数。接收的参数cache表示真正进行操作的Ehcache对象,BlockingCache只是对其进行了封装,使其支持并发操作。
public BlockingCache(final Ehcache cache, int numberOfStripes) throws CacheException { super(cache); this.stripes = numberOfStripes; this.cacheLockProviderReference = new AtomicReference<CacheLockProvider>(); } public BlockingCache(final Ehcache cache) throws CacheException { this(cache, StripedReadWriteLockSync.DEFAULT_NUMBER_OF_MUTEXES); }
虽然我们的Ehcache是支持锁调用的,但BlockingCache与显示锁调用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通过所持有的Ehcache来获取锁和释放锁的,而是由其内部完成的。在从BlockingCache中get元素时,是支持并发读的,这没有问题,但如果对应key对应的元素不存在,则线程将被阻塞,直到调用了对应的put()方法存放了一个对应的key的元素为止。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来看一下BlockingCache的源码。
public Element get(final Object key) throws RuntimeException, LockTimeoutException { getObserver.begin(); Sync lock = getLockForKey(key); acquiredLockForKey(key, lock, LockType.READ); Element element; try { element = underlyingCache.get(key); } finally { lock.unlock(LockType.READ); } if (element == null) { acquiredLockForKey(key, lock, LockType.WRITE); element = underlyingCache.get(key); if (element != null) { lock.unlock(LockType.WRITE); getObserver.end(GetOutcome.HIT); } else { getObserver.end(GetOutcome.MISS_AND_LOCKED); } return element; } else { getObserver.end(GetOutcome.HIT); return element; } }
上述是BlockingCache的核心get()方法。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我们获取到了对应key的Sync,Sync是一个接口,其实现类通过持有的Lock对象可以对对应的key进行Read Lock或Write Lock。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一个key而言,我们使用的是同一个Lock对象。通过上一节对Ehcache显示锁介绍,我们知道Read Lock之间是不会阻塞的。所以当我们在试图get一个元素时:
1、如果对应的key没有Write锁,那我们的代码都可以顺利的执行到判断element是否为null那一行,这个时候获取到的Read锁已经释放,不会影响以后获取其Write锁;
2、如果对应key存在Write锁,则在调用“acquiredLockForKey(key, lock, LockType.READ);”时就会被阻塞直到对应的Write锁被释放。
3、如果获取到的element不为null,则将直接返回。
4、如果element为null,则将获取对应key的Write锁,此时如果存在其它线程获取了该key的Read锁,则将阻塞直到不存在对应的Read锁。
5、获取到Write锁以后重新get一次对应的元素,因为有可能在判断element为null之后,获取对应的Write锁之前,已经有线程put了一个对应的元素到Cache中。如果获取到了对应的元素则释放对应的Write锁,然后返回获取到的元素。
6、获取到了Write锁之后其它试图获取对应key的Read锁或Write锁的线程都将被阻塞。如果获取到了Write锁之后对应的元素还是为null,则将直接返回。此时除该线程以外的其它调用了get()方法的线程都将被阻塞,因为当前线程的Write锁还没有释放。
通过上面的代码和分析我们知道,如果在利用BlockingCache的get()方法获取一个元素时,如果对应的元素不存在,则除最终获取到Write锁的线程以外的线程都将被阻塞,而获取到了对应key的Write锁的线程该如何释放其Write锁呢?这是通过往BlockingCache中put一个对应key的元素来释放的。BlockingCache是实现了Ehcache接口的,所以Ehcache拥有的put*()方法,BlockingCache都有,但是在BlockingCache的put*()方法中都加入了一个doAndReleaseWriteLock的逻辑。我们先来看一个put()方法的实现。
public void put(final Element element) { doAndReleaseWriteLock(new PutAction<Void>(ele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put() { if (element.getObjectValue() != null) { underlyingCache.put(element); } else { underlyingCache.remove(element.getObjectKey()); } returnnull; } }); }
我们可以看到在该put()方法内部调用了一个doAndReleaseWriteLock()方法,从该方法名以及其接收的参数我们可以看出,doAndReleaseWriteLock()方法的作用就是执行接收的参数PutAction的put()方法,然后释放对应key的Write锁,而且PutAction的构造是接收一个Element参数的,这样在PutAction中的put()方法中我们就可以使用该Element对象了。doAndReleaseWriteLock()方法的实现如下所示。
private <V> V doAndReleaseWriteLock(PutAction<V> putAction) { if (putAction.element == null) { returnnull; } Object key = putAction.element.getObjectKey(); Sync lock = getLockForKey(key); if (!lock.isHeldByCurrentThread(LockType.WRITE)) { lock.lock(LockType.WRITE); } try { return putAction.put(); } finally { //Release the writelock here. This will have been acquired in the get, where the element was null lock.unlock(LockType.WRITE); } }
从源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其内部实现跟我们设想的差不多。在PutAction所持有的Element不为null的情况下会判断当前线程是否持有对应key的Write锁,如果没有对应key的Write锁,则将试图获取其Write锁,这个时候如果该key的Write锁已经被别的线程获取了,则在这里将进行阻塞。拥有了Write锁之后就可以执行PutAction对象的put()方法了,执行完后就可以释放对应key的Write锁了。
回过头来看,之前从BlockingCache中get元素时,如果对应元素不存在,则该线程将获取到对应key的Write锁(并发情况下,究竟是哪一个线程会获取到该key的Write锁是不定的),将使其它试图获取该key的Write锁或Read锁的线程阻塞。如果该线程此时往BlockingCache中put一个对应key的元素,则该线程所持有的Write锁将会释放,其它线程可以顺利的获取该key的Read锁和Write锁,即可以顺利的调用BlockingCache的get()方法获取对应的元素。BlockingCache就是为使用页面缓存而设计的,当多个线程同时请求一个页面时,如果缓存中存在对应的页面,则可以直接返回,Read锁之间不会阻塞;如果对应的页面不存在,那么这个时候只有一个线程会返回null,其它线程都将被阻塞,返回值为null时,Ehcache将会把对应的页面put到BlockingCache中,此时该线程所持有的Write锁将释放,而其它被阻塞的线程也将可以顺利的获取到该页面。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多个线程在get到的元素为null时,都同时往缓存中put对应的页面,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如果有页面缓存这样的需求的话使用BlockingCache是再合适不过了。关于Ehcache使用页面缓存的更多信息将在下一篇博文中介绍。
刚刚说的BlockingCache就是为页面缓存设计的。如果用户需要自己使用BlockingCache时注意在获取到的元素为null时要释放对应的Write锁。这个时候有两种方法,一是调用BlockingCache的任意put方法,往其中存放一个对应key的元素;二是自己定义一个类继承BlockingCache,然后开放一个释放锁的方法,对应逻辑可以参考BlockingCache的doAndReleaseLock()方法,这是因为其内部获取锁的方法getLockForKey()的访问类型是protected。
此外,BlockingCache在获取锁时如果被阻塞了,那么阻塞时间是不定的,它有可能会非常长。如果不希望阻塞时间太长的话,我们可以通过BlockingCache的setTimeoutMillis()方法设置最长阻塞时间,单位为毫秒,这样如果一个线程在timeoutMillis时间内还没有获取到对应的锁则将抛出LockTimeoutException。
(注:本文是基于Ehcache2.8.1所写)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技术博客集 - 网站简介:
前后端技术:
后端基于Hyperf2.1框架开发,前端使用Bootstrap可视化布局系统生成
网站主要作用:
1.编程技术分享及讨论交流,内置聊天系统;
2.测试交流框架问题,比如:Hyperf、Laravel、TP、beego;
3.本站数据是基于大数据采集等爬虫技术为基础助力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发邮件到站长邮箱,站长会尽快处理;
4.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归档
文章标签
友情链接